阴沉了一整天,接近傍晚天边终于飘洒下雪花。在河南沁阳市东沁阳村小学,教室里的孩子们兴冲冲地望着窗外,老师把电取暖器温度调到了最高。在和学校一路之隔的陈应分家里,煤炉刚刚点上,孙子就要放学了,得赶紧把屋子烧暖和了。
陈应分说。2017年,焦作、安阳等豫北地区被纳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后,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,推行电代煤气代煤的双替代改造,各地分阶段分批次取消散煤燃烧,推行清洁供暖。
寒冬来临,农村有多冷?农民在用啥取暖?2018年的初雪夜,记者走进豫北农家、夜宿农村,听听农民心里话,体验农村冷暖。冻点不怕,少花一点钱是一点顶着雪花,记者走进了河南沁阳市东义河村村民王三成的家,王三成正在院子里用玉米芯烧火盆,看到有客人过来,连忙拉着记者进了厨房,这里有火,到这坐,暖和。
煤炉上正做着饭,一旁堆着蜂窝煤,王三成说,一块煤6毛多,做饭的时候才用,实在冷了就烧个火盆。煤炉冒着火苗,但还是能感到凉意,说话间吐出的哈气看得清清楚楚。从厨房走进卧室,记者摸了摸床上的被窝,一片冰凉,冷了我们就躺被子里捂捂。王三成说:冻点不怕,少花一点钱是一点。
走进同村徐黑妞家,空调、煤炉一应俱全。徐黑妞说,空调是给96岁的父亲装的,平时主要靠煤炉取暖。烧煤七八百块钱够用一冬,用空调一个月都得上千块钱。徐黑妞说。
记者走访发现,绝大多数农民靠燃煤取暖,很少有村民用空调、电暖风等电器。晚上9点多,阵阵北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,温度接近零下10摄氏度。记者跟着东沁阳村支书王东风在村里逛了一大圈,竟投宿无门:没有煤炉的人家,不好意思让客人在自己家遭罪;有煤炉的人家,听说有客人住,就要把已经熄火的煤炉再点上。最终,记者住进了村部,王东风从家里拿来了七八斤重的棉被,还找来一台电取暖器。
穿着大棉袄、盖着大棉被、照着小太阳,一觉醒来脸还是冻得冰凉。记者看了下电取暖器,功率是1000瓦,一夜下来电费就是五、六块钱,相当于10块蜂窝煤的价格,足够王三成家3天生火做饭。
双替代:城镇为主清洁取暖使用率低走进内黄县葛庄村贫困户葛红坡家里,一股热气扑面而来,煤炉的火旺旺的。2017年葛庄村开始推行双替代,但政府没有强制使用,大部分群众仍然烧煤。记者走访发现,目前各地双替代都以城镇社区为主。在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联盟社区居民丁满堂家里,天然气地暖热乎乎。
2017年8月接入天然气后,丁满堂家做饭和取暖都用上了天然气,用天然气环境好,也舒服多了,就是花钱多一些。丁满堂说,用天然气取暖比烧煤贵了一倍还多。沁阳市发改委能源办主任王苗介绍,2017年沁阳市实现双替代的4500户全部在城镇社区,为鼓励群众使用清洁能源,对放弃燃煤购置电暖、气暖设备的群众给予500元设备补贴,同时还有相应的电费和燃气费补贴。
但记者采访发现,由于费用高,清洁采暖使用率还很低。内黄县发改委主任申广英介绍,2017年,内黄县已验收完成改造4809户,另有13000多户完成改造,但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农村使用天然气取暖不到10%。申广英测算,四口之家用天然气取暖,一个采暖季的费用在3000-5000元,但用煤球只有350-500元。电费气费太贵了,就怕好东西咱也用不起空调电费太贵了,实在用不起,一个月省着用电费都得700多。
联盟社区居民靳玉琴说,家里只有儿子一个人打工赚钱,一个月收入3000多,光电费都快占到三分之一。王苗介绍,推进双替代的一个大难题就是电费、燃气费价格偏高,老百姓负担重。根据估算,用燃气、空调取暖,平均每户每月取暖费超过1000元,几乎相当于一个取暖季的燃煤费用。
另外,天然气开口费要4000元,很多群众都反映价格太高。沁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兵团说。不少独居老人听说要改燃气,还特别担心用气安全。年纪大了脑袋不记事,要是用煤气着火、中毒了可咋办?75岁的东义河村村民姚大儒说。
此外,一些群众还担心煤改气后,一旦出现气荒,就会影响正常生活。东沁阳村村民王培培说,煤炉拆了又缺气,那不光挨冻饭都吃不上。以内黄县为例,目前管道天然气供应量16万方/日,但生活用气需求14-16万方/日,另外县内用气工业企业需求量14-15万方/日,天然气供应势必面临挑战。
雪花飘了一夜,第二天早上积雪已超过了鞋面。好几年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了。陈应分起床点煤炉给孙子做饭:通了天然气可就方便多了,但电费气费太贵了,就怕好东西咱也用不起。
(参与采写:闫浩)。
本文关键词:开云(中国)Kaiyun,开云(中国)Kaiyun·官方网站,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,云开kaiyun官方网站登录,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,yunkai云开网页版登录入口
本文来源:开云(中国)Kaiyun-www.7813551.cn